香港游泳运动员
Mind the Waves 共同创办人
欧铠淳小姐是五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香港代表队游泳选手,拥有15项香港游泳纪录。她在多项国际和亚洲体育赛事中表现出色,曾代表香港出战2008年、2012年、2016年、2021年和2024年的奥运会,在其职业生涯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她获委任为香港代表团的持旗手。欧小姐于2014年从美国柏克莱大学毕业,获得环境经济学学位。
为表彰她的贡献,她获选为2020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并曾获得第24届香港杰出学生奖。此外,她在2018年至2022年间当选为香港运动员委员会主席。
2023年,欧小姐与游泳队友郑莉梅小姐和杨珍美小姐联合创办了非牟利组织「Mind the Waves」,旨在为香港年轻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讨论精神健康与表达情绪,提升社会各界对精神健康的关注。他们希望与青少年建立桥樑,聆听并帮助年轻人了解自身情感,从而找到最适合的资源处理情绪压力。通过发佈线上内容、组织社区活动和举办青年指导计划,他们致力于推动关注心灵健康的重要性,并建立一个互相支持的社区。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 言语治疗主任
区志漾先生拥有丰富长者和康復服务的工作经验,曾于医院管理局、安老院舍、地区支援中心和展能中心及宿舍等岗位服务。目前,区先生在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担任安老院舍外展专业服务队的言语治疗主任。区先生的工作集中在吞嚥困难和神经性沟通障碍的处理、纾缓治疗的教育以及在社区推广照护食的发展。
区先生多年来致力推广优质安老服务,服务业界和社区,包括担任香港言语治疗师公会董事,亦曾为香港言语治疗师协会主席,同时在地区参与教育活动,在中港不同社褔机构举办讲座和工作坊。区先生亦积极参与临床教育活动,为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教育大学担任言语治疗师临床导师。
区先生于2010年获得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言语及听力科学理学士学位,并于2018年修毕英国伦敦大学医疗行政管理(公共卫生)深造证书、2019年修毕伯特利神学院基督教辅导学深造证书及于2020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中风及临床脑神经科学硕士学位。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管理学系 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 主任
香港中文大学家族企业研究中心 主任
区玉辉教授于2015年共同创办了中大创业中心并担任主任,出掌中大的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他的研究兴趣是国际管理,创业,家族企业和社交网络。他发表了学术文章,案例和书籍章节,并撰写了多本书籍,如《中小企业传承与创新》(中文)和《Family Enterprising in Asia: Exploring Trans-gener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in Family Firms》。
除了在多个期刊的编辑委员会中为学术界服务外,他还为政府和商业公司提供了谘询和培训,其中包括香港的创业公司和家族企业。他曾任职或现任香港商业天使网络、FFI、STEP等董事。在公共服务方面,他担任香港政府社会创新及企业发展基金、创新及科技基金(企业支援计划)及中小型企业委员会成员。
区教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B.B.A.并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管理╱国际商务博士学位。
香港科技园公司 数码健康科技副总监
黄端莹博士担任香港科技园公司(HKSTP)数码健康科技的副总监。她推动生命与健康科技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商业化,促进创新并提升市场准备度。黄端莹博士积极参与支持初创企业社群,带领数码健康科技在区域内的转化发展。她指导初创企业完善商业计划、价值主张及能力建设策略,同时连结创新者与关键持份者,将创意转化为市场化的解决方案。此外,她还主导战略计划和商业配对项目,以支持生命与健康科技价值链中的企业家。
黄端莹博士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是一位资深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曾在多家财富500强跨国企业担任商业、工业及领导职务。她的专业领域涵盖内地、台湾和香港的生命与健康科技,使其在业务的战略与运营方面具备深厚的理解。黄端莹博士擅长人员管理与人才发展,并凭藉其卓越的成绩推动增长与创新。她丰富的经验与领导力使其成为推动数码健康发展及促进行业合作的重要人物。
香港演艺学院 候任校长、舞蹈学院院长
陈颂瑛教授在三十五年来致力推动表演艺术及艺术教育的发展,在学术界、艺术行政、表演、制作及国际合作等领域均拥有丰富经验。她曾荣获多项殊荣,包括多次获颁「香港舞蹈年奖」(2004、2019、2023年)、「城市当代舞蹈达人」(2016年)、「杰出成就奖」(2018年),以及美国商会第20届「最具影响力女性奖」的「艺术、体育和休闲领域杰出女性奖」(2024年)。
在2018至2025年担任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期间,陈教授积极推动创新的本科及研究院舞蹈课程,策划屡获殊荣的社区舞蹈计划,致力促进课程与行业发展接轨。于2014至2018年,她担任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首任舞蹈艺术主管,确立文化区的艺术愿景,发展世界级文化基建,推动跨文化交流计划及制作,为全球表演艺术界带来深远影响。此外,她亦是亚洲舞蹈网络(Asia Network for Dance, AND+)的创会核心成员,促进区域及国际舞蹈界的联繫。
陈教授在国际间享有盛誉,活跃于多个国际顾问委员会及评审团,包括American Dance Abroad谘询委员会及台新艺术奖评审团,现为世界舞蹈联盟亚太区主席及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她曾担任香港舞蹈联盟主席,并长期出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舞蹈界别艺术顾问,自2021年起担任西九文化区表演委员会委员,并于2024年获委任为大馆文化艺术节目委员会主席及大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多年来,她不遗余力推动香港艺术的发展与国际接轨,提升本地艺术的知名度与普及性,启发新一代艺术家及观众。
东华三院赛马会復康中心 副院长
陈佩珊女士(Florence)在2009年涉足社会企业,负责将东华三院属下的烘焙生产训练单位,转化为营运及社会目标兼备的烘焙社企。她在2010年成立了专门聘用残疾人士的iBakery,主要业务包括烘焙及餐饮。2019年,她重组了东华属下聘用残疾人士的食物制造社企,现时负责管理及发展iBakery及CookEasy两大业务,合共聘用150位不同能力的僱员,获得社会及业界多个奖项和认同。过去十年,除了业务持续扩展,为残疾人士创造就业机会,Florence亦为社企建立了稳固的企业合作及义工网络,同时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与本地及海外访客分享社企营运经验及共融工作间的理念。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副主席
陈智思先生毕业于美国加州Pomona College,现职亚洲金融集团主席兼总裁及亚洲保险主席;并为香港泰国商会主席、盘谷银行(中国)顾问。陈智思先生为数家本地及海外的金融服务公司及泰国康民医院大众有限公司担任董事会成员。
公职服务上他亦涉及不少范畴,包括香港赛马会董事局成员、M Plus 博物馆主席、大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席、团结香港基金主席、香港地方志中心主席、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副主席及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副主席。
陈智思先生曾于2008-2023年出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区代表。于2004-2009年及2012-2022年被委任为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2017-2022年担任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召集人。1998-2008年间,他是代表保险界的立法会议员。
过往公职计有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主席、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古物谘询委员会主席、活化歷史建筑谘询委员会主席、司法人员与纪律人员薪俸及服务条件常务委员会主席等。
他先后获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及萨凡纳艺术设计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此外亦为Pomona College荣誉校董。
陈智思先生于2002年荣膺太平绅士衔;2004年获泰国政府颁发Commander(3rd Class)of the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Crown of Thailand。2006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再于2020年获授最高荣誉的大紫荆勋章。
PIE Strategy Limited 联合创办人兼高级可持续发展顾问
陈子丰先生是可持续发展策略专家,拥有逾十年专业经验,曾为亚太地区多家领先企业提供在ESG整合、策略转型、影响力评估及社会创新方面的顾问服务。作为PIE Strategy的联合创办人,他带领公司成为一间获得B Corp(共益企业)认证并连续多年荣获全球「Best For The World」肯定的机构。陈先生带领团队为企业提供独立且高效的策略谘询服务,协助企业强化韧性与可持续增长模式,同时创造积极的社会与环境效益。
陈先生在为上市公司(包括《财富》全球500强企业)制定度身订造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影响力评估与管理框架、以及管治模式方面,累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协助企业将ESG视角融入公司营运及产品策略中,将可持续发展的风险与机遇与核心业务目标紧密结合。此外,他亦领导社会及环境影响评估、双重重要性评估(double materiality assessments)以及持份者参与流程,为管理层提供具体可行的洞见,以优化决策并提升持份者信任。
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标准」(SDG Impact Standards)认证培训导师,以及全球风险专业人士协会所认证的「可持续发展及气候风险」专业人士(SCR®),陈先生曾为大中华地区、日本及澳洲的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层及行业专才设计及进行ESG和影响力管理培训。陈先生毕业于香港大学政治及公共行政系,也是香港报章及刊物的专栏作家,撰写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创新相关议题。他亦着有多本探讨社会及可持续创新的书籍,分享在不同行业中成功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业务模式的案例。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吞嚥研究所 副教授
陈文琪教授─副教授兼言语病理学家,是香港大学吞嚥研究所所长,兼任理学学士学位课程主任(言语病理学)。陈教授是成人声线和吞嚥障碍领域的资深研究员和治疗师。陈教授是多项临床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研究计划都均获得香港大学及其他机构资助。她最近的计画重点是利用科技增强老年人的吞嚥康復,特别是在安老院舍机构。陈教授同时积极参与不同组织的社区项目,以提高公众对吞嚥障碍及其管理的认识。
PIE Strategy Limited 董事总经理
陈琦女士带领PIE Strategy的团队,为亚太区多家领先机构及《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提供顾问服务,包括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商业策略、在管治架构中纳入ESG,以及推动复杂的组织转型。在创办PIE Strategy之前,她曾于太古集团(2006-2011)及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团(2011-2016)创建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其职业生涯早期则于亚太经合组织工商谘询委员会、南华早报及香港贸易发展局从事公共政策、媒体及国际贸易相关工作。
凭藉在可持续金融及影响力评估领域的专业建树,陈女士现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专家网络担任顾问,协助UNDP为东南亚多国政府提供建议,推动更多私营资金投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她也具有UNDP「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标准」(SDG Impact Standards)认证培训师资格,以及「可持续发展与气候风险管理师」(SCR®)的专业认证。陈女士拥有由法国INSEAD与中国清华大学合办之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香港大学企业环境治理硕士学位,以及《金融时报》非执行董事文凭;此外,她也是萨尔茨堡全球公司管治论坛的成员。
作为倡导「使命驱动」营商模式的先行者,陈女士现任B Lab(香港及澳门)创始董事及联席主席,并在法国外贸银行旗下的慈善基金会(Natixis Foundation)、香港社会效益分析师学会等机构担任董事职务。她也透过多个谘询委员会及智库,致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影响力工作,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能源谘询委员会、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策略委员会、团结香港基金及思匯政策研究所。陈女士亦经常应邀担任演讲嘉宾及客席讲师,分享有关可持续发展及ESG的专业见解。
领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社区关系高级经理
中国香港足球队代表
陈肇钧先生(Philip)现为中国香港足球队代表,是首位远赴巴西受训的香港青年球员。他在2023╱24球季当选为「香港足球先生」,及获颁发其他足球奖项,成为「香港四料球王」。他于2017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运动科学系。
Philip热心公益,2024年策动「Charitee Project」慈善计划,支持本地青少年发展项目。
卖棺材的男孩 版主
陈欣先生从事殡仪行业十五年,同时兼任遗体化妆师、入殓师、遗宅整理及清洁等工作。他经常思考如何将传统殡仪行业带入现今社会,在十年前于社交媒体开设个人专页《卖棺材的男孩》,以幽默有趣的文笔,以殡仪从业员的身分,分享行业资讯及故事,亦会发表以殡仪业角度切入的文章,至今专页跟随人数已超过三万人。
近年陈先生更以殡仪从业员身分筹办一些有关生命及生死教育的活动。如早期香港理工大学活龄学院之香港殡仪概况讲师。近期与九龙殡仪馆合办「至死不渝的爱」情人节卖花活动、「九龙殡仪馆开放日」及音乐殡葬体验音乐会《熟悉的音乐不熟悉的葬礼》等,向大众带出正确的生死观念。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 副总干事(长者、復康及社区)
陈颂皓女士现任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副总干事(长者、復康及社区)。自1952年成立以来,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一直致力建立一个仁爱、公义的社会,透过逾100个服务单位为有需要人士提供专业和多元化的服务,每年服务超过300万人次。作为註册社工,陈女士具丰富社会服务经验,多年来积极关注弱势社群的福祉。她坚信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机会,自2004年开始推动多元文化人士的社会共融,近年更着力关注多元文化长者及护老者的需要。她亦是社联长者服务专责委员会辖下的认知障碍症服务工作小组召集人,与业界伙伴合作推动《认知障碍症发展行动计划方案》的草拟工作,致力共建长者及照顾者有善社区。
香港戏剧治疗中心 註册戏剧治疗师
陈恺欣小姐(Step)修毕法証心理学硕士及北美洲戏剧治疗协会戏剧治疗师另类课程,2019年起以实习治疗师身份开展心理治疗工作,2022年起加入香港戏剧治疗中心,现为中心共同负责人;于中小学、社福机构服务有特殊学习需要(SEN)的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为受情绪困扰或有其他精神健康需要的成人、长者、及其他弱势社群提供个人及小组戏剧治疗服务,亦为大专院校课程提供教学及督导。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员、一炉剧团成员,随剧团应邀到不同学校及非牟利组织演出。偶有参与其他形式的剧场工作。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行政总裁
陈文宜女士投身社会福利工作超过30年,现为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行政总裁。陈女士于1993年毕业于澳洲廸肯大学健康与行为科学学院,主修残疾研究,并于1996年获得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学位。2006年,她加入社联,担任长者服务总主任;2017年,她在长者创新及科技部门担任总经理;2020年晋升为社联业务总监,并于2025年4月接任行政总裁。
陈女士的公职经歷相当丰富。2013年,她受邀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长者友善城市及社区网络」策略谘询小组的成员。过去,她亦曾参与消费者委员会和医院管理局九龙西区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目前,她担任安老事务委员会委员、关爱基金专责小组成员,创新科技署创新及科技基金一般支援计划评审委员会副主席,以及社会工作者註册局副主席。此外,自2006年起,她是国际老龄联合会董事局成员,并于2020年担任国际副会长。
在2019年,陈女士获得Ageing Asia颁发的「全球最具影响力养老产业者奖」,以表彰她在亚太区老龄业界的杰出成就。2022年,她又获得旭茉JESSICA的成功女性大奖,表彰她在社会上的成就和贡献,特别是在老龄化领域展现的领导才华和奉献精神,成为积极变革的推动力量,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Move2be(Creative Arts Therapy)创办人及总监
美国註册督导级舞蹈╱动作治疗师
认证临床创伤专员
陈韵乐小姐(Michelle)生于香港,热爱生命与艺术。现为美国註册督导级舞蹈/动作治疗师、认证临床创伤专员、真实动作实践者、独立舞蹈表演者、舞蹈及创意学习导师、培训导师、精神健康倡议者及Move2be(Creative Arts Therapy)的创办人及总监。服务对象包括小孩、青少年、成年人、长者、特殊需要或学习障碍人士、精神復元人士、在囚人士、受创伤影响人士、癌症康復者、照顾者及多元文化背景的群体,并就社会关注的议题, 如精神及心灵健康等, 以艺术创作为发声的平台,推广关注全人身心灵健康及Move To Be Well的概念。Michelle的介入手法及理论框架揉合了舞蹈治疗、心理动力学、内在家庭系统治疗、中医五行及创伤知情照顾的元素,以身体、心灵、认知、行为、性格等互为相连为基础,协作来访者发现自身的生命原动力。
Michelle相信身体和动作是人类最原始沟通和表达情感的媒介,无论是任何能力、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朋友都能聆听身体的声音和享受舞动的乐趣。
Michelle毕业于纽约普拉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舞蹈/动作治疗硕士学位及香港演艺学院舞蹈系。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会员联繫及服务主任
陈颖芝女士现任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会员联繫及服务主任。她曾任职多间本地及国际社会服务机构,职务涵盖政策倡议、服务评估、研究等范畴,过去十多年致力推动不同社会议题,包括性小众平权、守护儿童、儿童参与等等,并推动社会服务界别实证为本的服务发展。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主任
郑普恩女士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课程,投身社会服务界逾十年。她曾参与学前康復服务,并担任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的主任,服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童。此外,她也曾在慈善基金会负责发展教育及青年项目。目前,郑女士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担任儿童及青少年服务主任,致力推动业界的服务发展。
艺术在医院 总监
郑婵琦女士现为「艺术在医院」及「社群艺术网络」总监,同时亦为「香港展能艺术会」副主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客席策展人。她相信艺术能为生命带来无限可能,故选择以一直致力以中介人的身分,将艺术带到不同社群之中。
郑女士曾担任多项社区参与项目的策展人,其中包括:「大・快・人心」社区艺术计划(2007年),该项目将1,500幅由病人、康復者、学生、艺术家和各行各业人士所创作的绘画组合成一件巨型作品,藉以表现艺术的治愈能力;「寻乐・经验」(2009年)则是一项破天荒的项目,展示了多件让观众可以感受不同感官体验的艺术作品;「湿地制造」(2010年)透过各式与香港湿地公园相唿应的艺术工作坊,引导观众欣赏大自然之美;「艺绽@冬日」(2010年)和「艺绽公园」(2011年)分别在香港的多个公园展示艺术作品,培养年轻艺术家,并拉近艺术与社区的距离。郑女士还筹备了第十一届国际表达艺术治疗协会国际会议(2015年),吸引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一同讨论推行不同艺术治疗对提升生活质素的作用。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2022年)及山林市城─游歷旧园新景(2024年),郑策划了此二个当代艺术展览,让香港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出发,探讨及诠释中华文化及与香港的关系。
香港互联网註册管理有限公司 副主席
郑小康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IT专家,在金融业建立了超过35年的职业生涯。他曾担任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集团总经理兼亚太区营运总监,领导多个项目包括:资讯技术、营运、地产、採购和谘询服务。目前,他是建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高级顾问。此外,他还与香港不同的IT专业团体和IT业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繫。他是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他分别是职业训练局香港资讯科技学院顾问委员会和中大工程学院金融科技应用研究中心谘询委员会的主席,亦是香港青年协会和香港品质保证局理事会的成员。他还担任一些金融科技初创公司的董事为其提供谘询服务。他现时为香港互联网註册管理有限公司副主席及香港科技园公司数据管治督导委员会委员。郑先生同时也是香港电脑学会的杰出资深会员。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经理(共创—点子匯)
张展兴先生是一位投身社会企业、社会创新及社区发展逾十年的註册社工,现任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点子匯经理。他致力于推动不同的社会创新项目,其中「照护食」计划倡议有尊严且适合吞嚥困难人士的膳食,确保其饮食安全与生活质素。张先生积极与多方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共同建立了可持续的「照护食」生态系统,并于制定本地化的「照护食」标准指引过程中担任关键角色。该指引提供清晰且实用的指导方针,协助照顾者及食品生产商提供更多元化且安全的照护食选择,让吞嚥困难人士得以享用安全且有尊严的饮食,从而提升其生活质素。
香港家庭福利会 高级经理
张咏珊女士为香港家庭福利会高级经理,除担任青少年服务主管外,亦负责机构研究及倡议部门。张女士参与制定及发佈《香港家庭幸福指数》及相关研究,分析香港家庭的幸福状况,并推动以不同方式加强家庭与社会的连繫。她的研究包括《物管与邻舍支援家庭需要状况》,探讨邻舍及物业管理人员面对居民求助时的状况,藉此关注改善香港家庭的「社会联繫」和「社会资源」,鼓励强化邻舍关系及互相守望。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 独立非执行董事
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 非官方委员
车品觉教授是港交所董事和阿里云智能(亚太北区)资深顾问,前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专家合伙人和前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会成员,拥有超过15年丰富的数据实战经验,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数据化思考及管理方式。他领导阿里数据团队在大数据实践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为阿里建立集团各事业群的业务及决策分析框架,开发智能化的数据产品,成立了驱动集团数据化的营运团队,成功发起了公共与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还发佈了数据安全规范等。
车教授2010年加入阿里巴巴,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首任数据委员会会长。2014年在任职阿里期间领导阿里数据团队获得Top CIO评选为中国最佳信息化团队,2017年被国家信息中心选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大数据企业家。2018年,荣获「中囯大数据科技领军人奖」。他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着有:畅销书《决战大数据》、《数据的本质》及《数循环》,并译有《数据驱动的智能城市》。
车教授曾任促进国内香港数据流通责任小组(港方专家组长),积极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的大数据试点城市。他也是前北京市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谘询组专家、贵阳市大数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公共数据专家委员会顾问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信优易数据研究院院长和京东金融首席数据顾问。
康业服务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及行政总监
蒋世源博士是康业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及行政总监,该公司在香港物业及设施管理范畴处于领先地位。康业成立于1967年,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拥有五十多年的物业和设施管理经验。企业目前管理超过400个项目,涉及约1,700栋物业,涵盖私人屋苑、豪宅、商业和工贸大厦、购物商场、大学及专上院校以及政府和不同类型的设施等。
蒋博士在香港多个公私营机构积累了30多年的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经验。他于2006年加入康业,负责该公司及其联号公司的人力资源和行政职务,包括在内地的业务,管理逾14,000名员工。他持有澳洲纽卡素大学商业管理博士及香港大学法学硕士(仲裁及排解争端)硕士学位,并为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学会会员、香港仲裁师学会资深会员及香港调解资歷评审协会认可调解员,现时分别为香港都市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持续教育学院咨询委员会委员、劳僱会就业辅导委员会委员、僱员再培训局辖下物业管理及保安业的行业谘询网络委员及培训专业学会义务司库。
香港特别行政区 立法会议员(科技创新界)
邱先生致力推动科技创新界近 20 年。他既是⼀位科技企业创业者,⼜是⼀位资深的投资者,更是本地科创政策的倡议者。邱先生亦经常参与科技及创业交流活动,发表演说,并与初创企业家分享心得及提供指导。
邱先生现为香港资讯科技联会会⻑、智库「创科未来」召集⼈、香港贸易发展局资讯及通讯科技服务委员会主席、医院管理局资讯科技服务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谘询委员会主席、香港理工大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及荔园有限公司主席。
有时有限公司 演出者
赵鹭燕小姐2015年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获艺术学士(荣誉)学位,主修表演。
擅长画画、戏剧制作,曾与香港艺术中心及艺术团队「深食」合作制作「⼼灵友善屋邨@祖尧邨」《祖尧包饺掂》社区剧场,并担任导演和戏剧导师。
现为演员,并于路德会救主学校、慈恩学校和香港小童群益会美孚中⼼担任戏剧导师。
近期剧场演出包括:
进剧场《三姊妹》;前进进戏剧工作坊《铁行里》 、《午睡》;天边外剧场《2042世界望乡之旅》 、《卢亭百年梦终章》─绝望与希望、《伤逝如她》;浪人剧场《一剑蜀山》、《湖水蓝》、《棒球场上的亚热带少年》、《无耳琴师》(2019爱丁堡国际艺穗节)。
着名音乐制作人
第十六制作有限公司 创办人
赵增熹先生赵多年来在乐坛担任作曲、编曲、唱片监制、演唱会音乐总监及电影配乐等工作,其音乐成就有目共睹。
在逾三十年的音乐事业中,曾合作歌手多不胜数,监制歌曲亦多番在各大流行曲颁奖礼中夺得多项专业推介及奖项。歌曲及专辑监制以外,赵增熹先生亦为许多本地及亚洲巨星演唱会的音乐总监,包括刘德华、梁咏琪、林子祥、汪明荃、李克勤、叶蒨文等等。近期担任音乐总监的演出包括《刘德华今天..is the Day》香港及世界巡迴演唱会。
由零五年开始,对流行和古典音乐都十分熟悉的赵增熹先生获邀出任香港管弦乐团每年举办的「港乐流行音乐会」系列的音乐总监及音乐顾问。赵氏赵增熹先更多次担任管弦乐团的指挥,包括与香港管弦乐团合作的《香港迪士尼.香港管弦乐团.奇妙交响夜》(2021)及《廸士尼90周年音乐会》(2014)、与日本殿堂级歌手玉置浩二合作的演出《Koji Tamaki Premium Symphonic Concert》(2015)等等。
此外,赵增熹亦活跃于广告音乐和电影配乐的创作,其中以《甜蜜蜜》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今年亦以《ANITA》再次提名同一奖项。最近电影配乐作品为《武替道》。
2016年成立「大台主」音乐先导计划,为有志投入香港音乐行业的学生提供制作音乐的培训和发佈作品的平台。
香港大学 人力资源总监
蔡家聪先生(Paul)现任香港大学人力资源总监。在加入香港大学之前,Paul成立Twoplus Consulting公司专门从事领导力发展、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公司文化和人力资源策略。较早前Paul曾任香港交易所人力资源部集团主管,在加入香港交易所之前,Paul在高盛集团工作了近20年,担任人力资本管理部董事总经理,负责高盛大学和人才品牌。Paul的早期职业生涯是在Andersen Consulting担任业务和IT顾问,在JP摩根的信贷部门任职信贷主任,并在纽约和伦敦的日本兴业银行担任企业流程再造顾问,负责其向瑞穗的併购过渡。
他一直在管理发展、高管教练、团队建设和团队动态、人才评估、多元化人员战略和管理、继任计划、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战略以及变革管理等领域为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谘询。Paul在跨国公司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金融服务领域,非营利组织和小型企业组织。 他曾在纽约、伦敦、东京和上海生活和工作,在许多环境中,与各级管理层合作。
Paul自2021年起担任Community Business董事会副主席,并且为教练国际协会大中华区专注于企业发展。Paul曾指导过数百名高级管理人员,并且曾经是亚太地区数百名初级专业人士的人生及专业导师。 Paul在大学教授MBA和本科生,并为非营利组织及其领导团队提供无偿服务。
香港大学护理学院 副教授
蔡沛恒教授是香港大学护理学院的副教授及註册护士,其研究主要聚焦于性健康,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年轻人及性少数群体。蔡教授成功获得多项外部竞争性研究资助,包括香港研究资助局的「杰出青年学者计划」及「优配研究金」,以及「爱滋病信託基金委员会」和「医疗卫生研究基金」的资助。
目前,蔡教授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各类型的性暴力,包括面对面和科技促成的性暴力。他的研究团队亦在其领导下评估了针对中学生、年轻人及男男性接触者设计的性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在学术出版与研究资助方面,蔡教授在国际期刊发表超过130篇文章。他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连续三年入选史丹福大学公布的全球前2%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名单。
除了研究工作外,蔡教授亦担任 Wiley 期刊《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的编辑,以及《Sexual Health》和《Scientific Reports》的副主编。他还曾应邀在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伯明翰大学、悉尼大学及蒙纳士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发表有关性健康研究的学术演讲。
圣方济各大学 研究教授
庄明莲教授,现任圣方济各大学研究教授暨照顾者研究及发展中心总监。之前她曾任香港城市大学的教授及社会工作专业领导(1991-2019),及劳工及福利局高级研究主任(2019-2022)。她在社会工作领域拥有集实践、教育和研究于一体的卓越职业生涯。庄教授是一位着名的社会老年学家,亦深入研究照顾者需要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法。她荣获超过四千万港元的研究基金以进行超过60项研究,并出版90多篇学术论文及在90多个国际及地区会议中发言。
庄教授十分热衷社会服务,分别担任数间志愿机构的董事局成员或主席。她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邀请加入不同的专责委员会,例如「安老事务委员会」、「社区投资共享基金」等。她亦获选为「香港社会工作教育院校协会」的创会会长。
庄教授获奖无数,例如于2013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以表扬她对推动社会资本及安老服务的贡献。庄教授对教学充满热诚,除荣获2012-13年度香港城市大学「卓越教学奖」外,更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颁予2013年度教资会「杰出教学奖」。
卓健医疗服务有限公司 执行医务总监
周一医生于2016年加入保柏,担任卓健医疗(保柏香港的提供部门)的执行医疗总监。在加入卓健医疗之前,周一医生在香港医院管理局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质量与安全副服务总监。2024年5月,周一医生被任命为保柏香港的执行医疗总监,负责监督保柏保险和卓健医疗的临床战略和发展。
在保柏香港,周一医生负责临床战略、临床服务规划和资源配置、患者参与和体验、临床人员资源配置、临床人员参与、与医疗社区的互动、医疗採购、系统塑造和政府事务、患者安全和临床质量。
周一医生是一名精神科专科医生。他被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精神病学系任命为名誉临床副教授。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 集团总法律顾问及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总监
周冠英先生现任香港交易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总监及集团总法律顾问,亦是管理委员会成员。周先生常驻香港,领导集团的法律部门并监督集团全球的法律和秘书服务团队。他还为香港交易所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团队提供法律顾问服务。
周先生同时负责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职能,包括企业责任、香港交易所基金会,以及碳信用和ESG产品团队。在此职务上,他负责推动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香港交易所继续为其业务、市场和社区创造长期价值。
在2021年加入香港交易所之前,周先生曾在国泰航空担任集团总法律顾问兼公司秘书。此前,他曾在Davis Polk Wardwell LLP、Linklaters和Slaughter and May等律师事务所的担任合伙人,拥有丰富的私人执业和企业内部法律顾问经验,并在企业融资和资本市场方面具有专业知识。除了在香港交易所的工作外,他亦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司法改革常务委员会、香港房屋委员会基金管理小组委员会、处置可行性覆检审裁处和香港律师会合规常务委员会的成员。
周先生拥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法律学士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全球商业硕士学位。
音乐治疗师
周颖贤小姐现为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兼职讲师。曾于美国纽约大学完成文学硕士,主修音乐治疗;为美国及加拿大註册音乐治疗师。周小姐的临床经验丰富,服务对象包活癌症患者、具发展及情绪需求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需接受纾缓治疗的人士等。她持有奥斯汀声乐心理治疗的治疗师认证,以及瑜伽联盟®认证的教师资格。
医护行者 执行总监
徐美仪女士于2020年加入医护行者担任执行总监,致力于透过基层医疗提升社区健康。医护行者的使命是满足社区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透过发展各类项目,以确保在社区中能够获得适当的健康服务。她专注于整合社会照顾及医疗,带领专业团队开发和实施创新的基层医疗模式,旨在将健康置于社会各界的核心位置。她坚信,改善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营造更健康的社区之关键。
在加入医护行者之前,徐女士在葵青区建立首个香港地区康健中心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此举旨在根据社区需求,提供全面、可持续且以人为本的基层医疗服务。她的经验还包括在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带领发展和实施「赛马会智家乐计划」,该计划旨在协助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及综合服务中心,利用资讯科技提升家庭服务效能及鼓励服务创新以促进家庭和谐,并提供培训及服务数据分析,提升业界能力以回应家庭的各种变化及需要。
在对基层医疗的热忱驱使下, 她致力于改善所有人获取健康服务的机会及质素,并促进各持份者之间的合作,努力倡导社会对健康公平和社区赋权理念的重视。
启胜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助理总经理(物业管理)
香港大学心理学系 博士研究生
钟浩浲先生现为香港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研究生。他主要研究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情绪调节」,以及「情绪及焦虑症状的关系」。他亦热衷于研究青年、老年人和照顾者的精神健康、自杀倾向和求助行为。他期望透过实证研究支援不同人口的社区服务。
公共卫生及生命伦理学学者 及 著名音乐人
钟一诺教授被称为「现代文艺復兴者」。一方面,他是一位专注于社会流行病学和生物伦理学的大学教授,在学术领域有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他是一位屡获殊荣且位居排行榜首位的歌唱界艺术家。
钟一诺教授现为中大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副教授、中大生物伦理中心联席总监及中大健康公平研究所副总监。他也是香港中文大学老年研究所的研究员(礼聘)。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公共卫生科学),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获得健康科学硕士学位,并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社会和生命歷程流行病学)。他将预计于2025年从哈佛医学院生物伦理学硕士 (MBE)课程毕业。
作为一名社会流行病学家,钟教授的研究利用生物医学伦理和正社会公义的视角来审视健康和健康不平等的社会决定因素。他目前正在研究贫困、匮乏、社会经济劣势、环境和住房因素以及移民身分等社会决定因素。钟教授也特别关注弱势族群的健康,包括移民工和罕见疾病患者。此外,他亦有研究与老年相关的问题,例如多重疾病和长期╱临终照顾。总括来说,他的研究目的是为国内外的卫生服务和公共政策提供更多及更广的参考资讯。
钟教授发表过一百多篇经过同行评审的国际出版文章,并作为首席研究员和联合研究员获得多项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他经常进行跨学科和国际合作。其中一项重大成就是在香港成立了第一个由世界专家组成的纵向队列国际联盟来研究香港健康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状况。钟教授一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具有相当的公众影响力,他是香港生死学协会的副会长,该协会是一家社会企业,专注于创新生死教育、预设照顾计划、香港的长期护理和死后安排等项目;并于2017-2018年共同主持香港唯一的「生死教育」广播节目。2019年与人合编刊物《生死教育讲什么啲》。
在学术以外,钟教授亦是一位歌手、制作人、词曲作者、电台主持人和音乐教育家。他与其兄长Henry组成了的音乐组合「钟氏兄弟」在香港福音音乐、爵士乐、蓝调音乐和发烧音乐界具有影响力,并赢得过一些重要奖项。钟教授也曾于各大音乐节亮相,包括Clockenflap、Freespace Jazz Fest等。最后,钟教授致力于音乐推广及教育。 他是广播节目「爵士钟情」的主持人、以及香港大学「爵士乐:歷史与鑑赏」课程的创始人和讲师。他也是艺穗会2018年「爵士乐。说」社区工作坊系列,以及2020年西九文化区「爵士乐的演变」公开讲座系列的讲者,旨在促进大众对爵士乐的认识与欣赏。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 助理教授
崔佳良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助理教授,持有香港及澳大利亚註册社工资格,在精神健康、残疾服务和社会工作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的研究、实践和政策宣导经验。
她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健康社会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涵盖残障服务模式、残障院舍照护、赋权导向的精神健康实践及社会工作教育,并在《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Disability & Societ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崔博士主持及参与多个重要研究项目,近期研究关注精神健康復元人士的住宿服务发展、跨境残疾院舍合作及社区与院舍环境下的残疾长者支援。她亦积极参与非政府组织及政府机构的工作,致力于推动社会共融、残疾权利及精神健康政策,担任多个政府及专业委员会成员。崔博士常受邀担任讲者及媒体评论员,其研究及宣导工作曾被《南华早报》、《明报》和 Now TV 等主流媒体报导。
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 高级讲师
Dr. Theresa Cunanan在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服务逾二十年,目前担任该学院艺术与语文学部的学部主任及副课程总监。她一直致力于推动语言及艺术领域中的教育卓越,并积极参与多元的社区外展项目。她的使命核心是透过精心规划的课程设计与有效的课程管理,加深及充权学生与教职员的文化理解。
作为多元、平等及共融的倡导者,Dr. Cunanan深信这些原则对于将核心价值融入我们的教育框架至为重要。她期望能透过自身的教育努力,丰富学术社群,培养富有同理心、具备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
President, Quintessence AI
Dr. Hubert Etienne是人工智能伦理与数码互动领域的知名研究学者。他曾担任Meta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主管,现为Quintessence AI 总裁。他是「计算哲学」﹝Computational Philosophy﹞的开创先驱,同时担任巴黎人工智能与数码伦理峰会科学委员会主席。
此外,Dr. Etienne 还兼任ESCP Europe人工智能伦理学副教授以及HEC Paris数据经济学副教授。他的学术研究刊载于其网站:www.hubert-etienne.com。
香港妇女中心协会 单位主管
范沛萦女士为香港妇女中心协会—赛马会丽阁中心主管,曾参与不同形式的妇女充权项目,包括「友职可寻—共建妇女职场新动力计划」、「女创平等:妇女创业计划」、「照顾者时间银行」等。
联合国开发计画署亚太局 青年和公民社会事务专家
本尼艾姆·盖布瑞里(Mr. Beniam Gebrezghi),联合国开发计画署亚太局青年和公民社会事务专家,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拥有20年工作经验,致力于为亚太地区36个国家提供「不让任何人掉队」(Leave No One Behind)、青年赋权和公民社会等领域的谘询、政策与计画支持。在纽约任职期间,本尼艾姆主要负责为联合国开发计画署(UNDP)制定针对公民社会、青年及原住民群体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政策架构。此前,他曾在南非和瑞典的瑞典政府国际开发合作署(SIDA)及多个公民社会组织任职。本尼艾姆拥有南非西开普大学政府学院颁发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 副局长
何启明先生于2020年起出任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
何先生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成员、香港制造业总工会总干事,以及香港文职及专业人员总会理事会理事。加入政府前,他为立法会议员,并于2012年至2019年期间任观塘区议员。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家庭及社区服务主任
何冠雄先生现为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家庭及社区服务主任,负责议题涵盖家庭及性暴力支援、戒毒辅导及照顾者社区支援等范畴。他拥有丰富的社会服务经验,曾于不同社会服务机构从事政策倡议及服务发展工作,积极致力于消除社会不平等。何先生拥有树仁大学心理学硕士及香港中文大学社会服务管理硕士学位,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福利哲学博士候选人。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服务总监
韩顺心女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主管,拥有超过20年的专业经验,专注于儿童和青少年工作。她目前带领着一支100多名专业社工的团队,为接近80间中、小学及幼儿╱幼稚园提供全面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韩女士对学生工作和社会工作充满热忱。自2004年,她积极为教师和社工提供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辅导、学校危机处理、自杀与自残行为、心理精神健康、虐待儿童、支援有特殊教育要学生及有效与家长沟通协作。
除了管理工作,韩女士还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香港教育研究所担任兼职讲师,教授中学训育及辅导主任管理及领导课程,主力负责有关个案介入及处理学校突发事件的管理与技巧,以及与保护儿童相关个案的介入和管理的单元。
Heartline Hong Kong 创办人
叶皓晴小姐是Heartline Hong Kong的联合创办人,Heartline Hong Kong是一间本地註册的精神健康慈善机构,机构希望以朋辈的身份,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匿名、安全、舒适的倾诉空间。自2021年9月成立起,机构已进行八轮义工招募与培训,培训了超过230名大专生成为朋辈聆听者,并在每天晚上7时至翌日5时服务本地被情绪困扰的年轻人,至今已经进行了超过6,000则对话。
除了提供核心聆听服务外,叶小姐亦致力于透过统筹大学巡礼、工作坊和分享于大学生和年轻人群体中推广精神健康。她曾受邀担任多个社工和义工培训、电台、演讲和学术会议的客座演讲嘉宾,分享她在热线工作上的经验和青年精神健康的心得。
除了慈善工作外,叶小姐是香港大学心理学系的毕业生,目前正在攻读精神(思觉失调学)硕士课程。她热衷于探索非专业人士主导的干预如何能帮助正面对精神健康挑战的人士,并希望为求助人士在各种服务之间进行导航。透过她的工作,她希望提高公众对精神健康的认识,创建一个精神健康友善的社区。
僱员再培训局 副行政总监(培训服务)
姚劲枫先生为僱员再培训局(ERB)副行政总监(培训服务),致力推动技能为本的培训服务发展,支持市民进修增值,为各行各业培育人才。
姚先生拥有丰富的职业教育及培训行政经验,曾于职业训练局担任多个领导职位,包括残疾人士职业训练处处长、总部(学术)及(行业合作)助理行政总监。在担任残疾人士职业训练处处长期间,姚先生亦负责管理社企─展亮‧狮子会餐厅,以支援残疾学员就业。
姚先生拥有电脑系统工程学士学位、电脑科学哲学硕士学位及教育硕士学位。
智乐儿童游乐协会 总干事
詹秀霞博士拥有药剂师、商业心理学家和认证 ESG 规划师的专业资歷,并且在制药业和教育领域拥有超过三十年的丰富经验。她近年来曾在多个非牟利机构、大学和艺术机构中担任领导职务,负责监督国际合作伙伴关系、项目发展及资金筹措。对于社区服务,詹博士同样充满热忱,尤其关注教育及儿童福祉的议题。
詹博士拥有理学学士学位,并且获得曼彻斯特大学的药学学士、华威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以及英国赫尔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学位。此外,她也专门研究企业永续发展管理、非营利管理的策略观点、管理心理学以及知识与变革管理。
九龙殡仪馆 首席营运官
甘亮得先生是一位科技创业家,对互联网的热爱始于他在美国交流期间的经歷。他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资讯系统专业,并在亚洲互联网行业累积了十多年的经验,曾于阿里巴巴及多家初创公司任职,专注于电子商务及数位化转型。
2019年,甘先生受邀加入九龙殡仪馆担任资讯科技主管,负责推动业务数位化。在提升公司技术能力和运营效率方面成效显着,于2023年晋升为首席营运官。在此期间,他深刻体会到香港殡仪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利用科技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保育本地殡仪文化。
同时,甘先生热衷于推广生死教育,例如举办香港首个殡仪馆开放日等活动,帮助人们探索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学会珍惜与反思,从而发掘生命的更深层价值。
镛记酒家集团 财务总监
甘荞因小姐是镛记酒家创办人甘穗煇先生的孙女,现任镛记酒家集团财务总监,已在此职位服务19年,负责集团的财务及日常管理工作。在守护传统粤菜精髓的同时,她勇于创新,成功创立年轻品牌「镛镛‧艺尝馆」,为集团开拓新商机。
甘小姐持有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会计商学士学位,为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及美国会计师公会会员。多年来,她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致力推广粤菜文化及关怀社会弱势。其杰出成就获得业界认可,先后荣获「大湾区杰出女企业家奖」,「第五届金紫荆女企业家奖—世代传承企业奖」、Prestige HK「Women Of Power」及《旭茉JESSICA》「Iconic Women年度超卓女性」等殊荣。
香港特殊需要体育学院 创办人
香港特殊需要体育学院是全港首间由SEN 患者及同路人设计并颁发「SEN运动教练证书」并拥有国际资歷认证-TQUK。学院致力于为有不同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全面和个性化的体育课程,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为香港教育局合资格课程及器材𠄘办商。
凝动香港体育基金 总干事
江嘉惠女士是凝动香港体育基金的总干事(凝动)。凝动是香港首批通过体育造就青年的体育慈善机构之一,成立于2012年。在领导凝动之前,江女士曾于跨国公司出任亚太区慈善业务代表,于香港、中国内地及亚太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社福相关工作经验。
江女士持有英国牛津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学位、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学位,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环球商业学士学位。自2011年起,她已成为註册社工。
江女士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任,参与多个委员会,包括奖券基金谘询委员会、推广体能活动工作小组、行政上诉委员会及房屋上诉委员会。她同时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体育运动科学与体育教育学系的荣誉专业顾问。此外,她亦是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人才发展策略委员会的委员之一。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主席
管浩鸣法政牧师自2022年初出任香港圣公会大主教事工发展顾问,此前担任香港圣公会教省秘书长达15年之久,并身兼香港圣公会圣约翰座堂堂牧至今。
管牧师长期投身香港圣公会的教务、社会服务及教育事工。在教务方面,他不仅牧养信众、发展圣约翰座堂的中文事工,还曾负责教会行政工作,并担任香港圣公会多个委员会的主席及成员。在社会服务领域,他以圣公会圣基道儿童院董事会主席及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副主席的身份,参与制定社会服务政策。教育方面,他担任圣公宗(香港)幼儿教育议会主席,并在多所圣公会学校出任校监及校董,积极参与教育政策与学校管理。
在教会体制之外,管牧师热心公共事务,尤其关注青少年、老龄人口、教育及医疗议题。他曾任公民教育委员会成员、课程发展议会成员、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慈善基金会董事、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管治委员会成员,以及博彩及奖券事务委员会成员。此外,他致力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交流,自2013年起担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并于2018年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
2021年,管牧师参选立法会议员,并循选举委员会界别当选,成为香港回归后首位进入立法会的神职人员。在第七届立法会期间,他参与多个事务委员会的工作,并于2023年担任福利事务委员会副主席,2024年获选为主席。同年亦当选为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主席,致力推动社会福利政策,为香港社会创造福祉。
管牧师的社会贡献广受认可,先后获颁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德望崇隆荣誉团圣约翰官佐勋章、铜紫荆星章,并获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政策研究及倡议主任
关诺文先生曾于不同的非政府机构担任前线及管理的工作15年。他之前一直透过教育、训练和倡议等工作,推动和改善不同的健康议题。他于2024年加入社联,将会协助倡议及推动生死教育和晚期照顾服务的工作。他在香港城市大学获得社会科学学士学位,并在香港理工大学获得社会工作硕士学位。
大快活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顾客服务│业务发展│特色餐厅﹞
邝仲斌先生于大快活集团服务多年,目前担任总经理,专注于顾客服务、业务发展及特色餐厅业务。他持续透过不同项目连繫社区和大快活,并与不同的社福机构建立了多个支援社区项目,以支援社区有需要的人士。他现致力发展「快活回味软餐」,积极推广予吞嚥有困难之人士及社区,希望他们可以「食得开心,活得精彩」。
本土养殖(香港)有限公司
患有自闭症的年轻人在社交互动、沟通、执行功能、重复行为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往往面临重大挑战。这些困难可能造成社交和生活障碍,限制他们就业机会。
本土养殖将以符合患有自闭症的年轻人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和就业机会,本土养殖并展示了这一行业中收入和职业发展的潜力。通过在鱼类养殖中融入可持续实践,本土养殖认为鱼类养殖这行业使得患有自闭症的年轻人能够追求有意义且具有挑战性,促进他们的独立性和融入社会。
本土养殖已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试点项目,证明了其有效性,本土养殖并目睹了患有自闭症的年轻人取得了显着的积极成果,包括增加的自信心,提高的技能和成功融入水产养殖工作人员。除了培训方面,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水产养殖体验活动,以促进患有自闭症的年轻人与非自闭症的同龄人之间的互动。这些活动创造了一个支持性和包容性的社区环境,促进了理解、同理心和相互尊重。
本土养殖的项目在水产养殖行业中促进了社会共融和包容性,为自闭症人士提供就业机会,并创造了一个对他们友好的社交和工作空间。
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 主席
林正财医生是一名儿科及社会医学医生,现任基督教灵实协会行政总裁。
林医生凭藉对本地公共卫生政策和服务的广泛了解,他担任多个法定和谘询机构的成员。林医生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在出任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主席前,他曾于安老事务委员会服务近20年,曾为该委员会的主席。现时他亦分别担任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院舍康健服务人手检讨督导委员会主席、健康护理及保健业训练委员会主席、行业培训谘询委员会(安老服务业)主席及廉政公署事宜投诉委员会主席。
林医生亦担任绿色科技及金融发展委员会成员,银髮经济顾问小组成员及基层医疗委员会非官方委员,就不同政策向政府提供意见。
林医生于2003及2019年分别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太平绅士」及「银紫荆星章」勋衔。在2018年,林医生除了获岭南大学颁授荣誉院士衔,也获Ageing Asia颁发全球最具影响养老业者大奖(特殊表彰奖),以表彰他对香港社会所作的杰出贡献以及在全球人口老化政策上的影响力。
美世(香港)有限公司 人才策略与转型业务谘询经理
林悦霆先生是美世香港(Mercer Hong Kong)人才策略和转型谘询的资深顾问。他拥有超过九年的人力资源谘询经验并涵盖奢侈品零售、公共界别、物流、快速消费品、採购以及银行和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
林先生协助不同机构推行有实际影响力的人力资源计划及方案。他曾为不同行业设计有关人才流动和晋升的框架,开发全面的绩效管理机制,并推动复杂的人力资源转型项目。他的战略观点和创新想法使机构能够提升内部人才管理能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林先生致力宣扬人才和领导力发展的重要性,并持有着名测评工具如Hogan和DISC的认证,使他具备有效评估和培养机构内人才的能力。
林先生亦曾于不同场合分享对培养人才及打造优良员工体验等话题的见解。
突破机构 副总干事
林伟汉先生(Wilson)于2015年加入突破机构,现任副总干事,负责机构人际事工—包括辅导服务、职志发展及各类文化创意项目—的发展策略、外部联繫及资源拓展。在加入「突破」前,曾于Siemens、Nike、阿里巴巴等商业机构任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近20年,对于亚太区和中国内地的组织发展及人才培育具丰富经验。他现为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谘询委员会及两所学校校董会的成员,积极关注及推动青少年整全发展。Wilson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是行山和马拉松爱好者。
梦创成真 共同创办人及首席推动者
林之鸿女士的经验及背景涵盖崭新科技、社会创新和社区艺术策划等领域,并在纽约、香港、柏林及阿布扎比等地累积丰富经验。她致力于为不同企业和机构带来结合社区价值和以人为本的创新方案,以更有效地解决当今包括身心健康、共融及循环经济等等的社会议题包括身心健康、共融及循环经济等等。
作为梦创成真的创办人,她成功建立了一个由 160 多家社会初创公司、非政府组织、大学、影响力投资者和企业组成的网络,以开展跨界别合作。梦创成真亦成为香港领先的社会创新生态圈推动者,助力不同机构实践可持续发展目标。
兆恆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总经理
林雪华女士一直带领兆恆清洁服务有限公司推动家庭友善政策,兆恆多年来一直与多间社福机构合作,为妇女、新来港人士、少数族裔、伤健人士及更生人士提供工作机会及培训,林女士本人更是顾员再培训局导师,多年来到惩教院所教授课程,更为释囚提供工作机会。林女士亦是顾员再培训局「环境服务业谘询网络」及「残疾及工伤康復人士培训聚焦小组」的咨询成员,为业界培育新人及行业提供意见不遗余力。兆恆多年来的家庭友善政策成为员工最大的后盾,令他们减轻负担,对兆恆增添归属感,减少人材流失。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 企业责任及慈善基金主管
刘伯浩先生是香港交易所的企业责任及慈善基金主管,负责制定及执行香港交易所在企业气候行动、多元共融、环境管理及社区投资等不同范畴的管治、策略和政策以及集团ESG匯报及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的营运(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是香港交易所专设的慈善渠道及在香港註册的慈善机构)。
刘先生在加入香港交易所之前,曾在一间亚太区领先的综合企业集团工作,负责推动和执行各部门(包括地产、航空、饮料、海洋服务、贸易及实业)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计划。
刘先生拥有环境生命科学学士学位和环境及公共卫生管理理学硕士学位,他同时是香港合资格环保专业人员学会的专业会员。
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 行政总裁
刘思凡女士现为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行政总裁,同时兼任社联执行委员会及长者服务专责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社福界心连心大行动理事。
刘女士拥有接近三十年长者服务经验,带领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辖下耆年院舍及长者中心服务质素进步及更多元化。现时机构共有五所耆年院舍、一所耆年日间护理中心、四所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中心及七所长者中心。
近年她乘着寻求服务变革及创新科技风潮,将科技结合长者服务,推动机构可持续发展。为长者服务引入本地研发及外国多项乐龄科技设备,如床边管理系统、TANO 復康训练系统等,提升服务质素之余,同时令管理及运作更有效率,更为长者服务奠下迈向智慧服务基础。
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 高级经理
李雅筠小姐(Karen)是一名註册城市规划师,专研城市融合及城市管理策略。加入JCDISI前,她曾任伦敦地铁伊利沙伯綫项目的技术经理及香港「行德」项目的负责人。她是屡获殊荣的文章《以「双智慧」应对「双老化」》的合著者,亦是「双智慧长者友善社区评核指标」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亦于2023年荣获香港规划师学会奖的荣誉提名。
Karen在JCDISI负责多项以人为本的参与式设计专案,通过跨界别、跨专业合作,创造共享价值,支援政策创新,包括过渡性社会房屋、通过跨代共融游乐设计概念重塑公共空间、劏房户儿童的身心健康、长者友善社区规划以及支援儿童之家儿童住宿服务再想像等社会创新项目。她拥有城市更新规划硕士、公共行政硕士和创新与设计思维研究生文凭。
M+ 教学及参与策展人
梁之之女士现为M+教学及参与策展人。她于2014年加入M+,多年来举办多项教学及公众活动,将 M+的内容与不同类型的观众和社群连繫起来。她相信博物馆的教学体验应以观众为本,与生活相关,同时富实验性,提供多角度思考,拓宽人们对博物馆的想像。她致力发展鼓励共学,培养同理心和关顾人们身心灵需要的博物馆工作。加入M+之前,她曾于艺术推广办事处、立法会秘书处及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从事策展和公众参与工作。
低碳想创坊 行政总监
梁咏珊女士秉持低碳想创坊建立可持续未来的信念:随着全球迈向低碳经济,透过连结气候变化与社会服务,保护香港弱势社群的权益,达致公义转型。
梁女士过往曾从事新闻工作,并先后任职于牵手香港、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及恆生银行。她深入了解非政府组织、捐助机构及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所肩负的不同责任;加入低碳想创坊以来,她代表机构参与国际气候会议,与各地专家交流气候减缓、气候适应和气候抗逆力的经验与知识,并积极参考邻近城市的案例与研究,探讨香港的减碳角色。
梁咏珊女士拥有香港中文大学的文化管理硕士学位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广播新闻学士学位,并曾为多个社会公益及社区参与项目担任顾问并进行质性研究,提倡持分者共创的原则。国际间早有实证显示社会福利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尤其以弱势社群为气候危机付出的代价最大。梁咏珊女士致力联繫各界持分者,共同提升大众气候适应力,同时向政策制定者倡议减缓气候变化的方向,实现气候公义。
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 香港及澳门招聘总监
梁咏迦小姐(Jessie)是滙丰香港及澳门招聘总监。她在集团任职逾五年,积极在集团的本地部门推动各项共融招聘计划。Jessie热心参与义务工作,支援不少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共融人才发展项目。在职位以外,她也是公司内部Ability Employee Resource Groups的联合主席。
除了工作,Jessie也是两子之母,对支援神经多元儿童不遗余力。
翻腾三周半╱CODA Jazz Kissa 共同创办人
钢琴家、作曲家、音乐策划人
李梓禾于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修读音乐学士学位,主修爵士乐表演和作曲,并于2018年毕业。
回港后,李先生曾于香港不同艺术团体合作,如中英剧团、香港舞蹈团、无极乐团、瞬.乐团、导演蔡明亮等合作。他亦有参与各类型演出,包括大型音乐节如西九自由爵士音乐节,「爵士盛会─传奇与延续」、「香港节─艺匯上海」等。
李先生亦有于流行乐圈参与制作,录音及现场表演,合作歌手包括王菀之、9m88,裘德、Jan Curious、JB、林恺铃、王嘉仪、丽英等。
除演奏之外,李先生亦是一位作曲家。他的作品收录在西九文化区的《Freespace Mixtape Vol. 3》及Jazz World Series 大碟《Our Jazz Pianist》,亦曾为南丰纱厂《慢一天流浪团》创作及录制三首钢琴独奏音乐。他亦有为多媒体剧场《致最相似的人》、香港舞蹈团《最后一夜》、瞬.乐团多媒体剧场《Come & Gone》编写音乐,并为西九自由爵士音乐节2023主题曲、国泰航空主题曲作编曲。
2024年,李先生于《翻腾合唱部落》专辑《Gather》担任监制,编曲及作曲,推出七首原创广东流行音乐。2025年,他的乐队Bowen Li Trio亦推出专辑 《Unemployed》,收录12首原创/改编爵士音乐。
李先生同时为翻腾三周半 Fountain de Chopin以及CODA Jazz Kissa共同创办人,积极推广音乐文化。
AXA安盛 首席僱员福利业务及健康策划总监
李蓉女士为AXA安盛首席僱员福利业务及健康策划总监,负责管理企业员工福利业务组合以及人寿和健康保险业务的策略规划,并指导AXA安盛的健康策划及领导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
李女士于2004年加入AXA安盛 并于2021年获委任为首席僱员福利业务及健康策划总监。她在员工福利业务上建立分销管道、客户服务和发展、制定策略谘询和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营运计划方面,拥有20年的丰富经验。
在担任AXA安盛健康分销及员工福利总监前,李女士领导分销规划策略和项目团队、并在业务转型部门期间推行多个产品及分销措施。凭藉对谘询方式的了解和广泛的市场网络,她目前正在推动转型,改变香港市场员工福利的设计和形态。
李女士现任香港保险业联会医疗保险协会主席,她将自己的专业和知识致力投放于保险业。
新加坡国家福利理事会 能力实施与人才策略署署长
刘伯立先生(Bruce Liew)是新加坡国家社会服务理事会(NCSS)高级管理团队的一员,为该领域带来超过二十年的策略领导与能力发展专业知识。作为能力实施与人力策略总监,他在协助社会服务机构善用科技与创新、发展组织能力,以及凝聚社区力量以提升服务使用者的成果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凭藉横跨商业与非营利领域的职业经歷,伯立结合商业敏锐度与协作精神,推动 NCSS的使命。他在「关怀与分享@SG50」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240家社会服务机构共同筹集8亿新元,远超 5 亿新元的原定目标,推动了募款与志愿服务的发展。在COVID-19疫情期间,伯立创立了「行业数位化计划办公室」,为270家社会服务机构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与资助,并培训了3,700名社会服务专业人员,以促进数位转型。
在工作之外,伯立亦热心公益,担任ArtsWok Collaborative董事会主席、职业导师以及ComLink友伴志工。
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有限公司 理事
廖永泰先生于1988年加入富城集团,期间获委派管理集团内不同之物业项目,现已成为集团最资深的管理专才之一。廖先生由2018年4月起出任为富城集团助理董事─物业资产管理。廖先生拥有香港大学经济及哲学学士学位,并持有房屋管理文凭的专业资格,他现为英国特许皇家测量师学会、香港房屋经理学会及英国特许房屋经理学会之资深会员,并为香港设施管理学会会员及註册专业房屋经理。自2019年开始,廖先生负责集团属下大型综合住宅物业项目—美孚新邨(共有13,110个住宅单位)之物业资产及设施管理工作。廖先生现时亦是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和香港房屋经理学会之理事。
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有限公司于1990年1月成立,以提升物业管理行业之专业水平为宗旨,并代表各会员参与政府及其他相关团体在物业管理方面之交流谘询、讨论及研究。
香港妇女中心协会有限公司 总干事
廖珮珊女士致力推动香港弱势妇女的权益。在她的领导下,香港妇女中心协会从一个只有15名员工的非政府组织扩大到现在的100多人,并将服务与政策倡导结合,协助照顾者、单亲母亲及基层妇女应对挑战。廖女士现任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照顾者政策与服务发展谘询小组成员、岭南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国际比较社会政策)顾问委员会成员,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成员。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少数族裔服务网路副主席
卢博士是一名註册社会工作者,并于香港理工大学担任讲师。他拥有超过20年的前线社会工作、教学和社工督导经验,主要在非政府组织和大专院校工作。他在非政府组织的前线实践和服务管理方面工作超过12年,主要关注香港的多元族裔群体。他是社联出版的《建构种族共融的人才培训实用手册》的研究人员。他是美国心理学会文化、族裔和种族心理学研究学会的专业会员,并参与本港及国际多个研究项目的谘询委员会。他目前是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多元族裔社会工作分会顾问,以及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少数族裔服务网络副主席。
世界之约─南丰集团 总策展人
卢乐谦先生为涉猎多种创作形式的香港艺术家,卢先生先后毕业于英国萨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和澳洲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艺术系,2014年完成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硕士学位。他以艺术于城市中寻找存在的方式,探索自我意识与身体「脱离/建立/塑造/重建」的关系,并通过强烈和阴翳的表达,表现时间的急切性。除了绘画,他运用混合媒介创作雕塑和装置艺术,参与集体创作和行为艺术表演,近年投入社区营造,推动社区艺术。他于2012年出任香港故事馆馆长,关注社区文化议题,并鼓励公众人士和街坊参与地区文化保育的讨论。社区营造需要由下而上的参与,街坊投入其中,方能凝聚和发展出地区特色。卢先生着重不是以艺术家的身份「空降」社区,而是与街坊沟通,重新审视公共空间的自主权利和想像街道的各种可能,一同建构人们于社区以至社会的身份认同。
周大福珠宝集团 首席人力资源官
吕燕明女士是周大福珠宝集团品牌转型的关键推动者之一。凭藉她在区域人力资源领域的深厚经验与专业知识,她为集团的人力资源与文化转型作出了卓越贡献。吕女士拥有超过20年的人力资源从业经歷,是一位成就斐然且资深的专业人士。在加入周大福珠宝集团之前,她曾在零售业担任多个高级人力资源领导职务,包括潘多拉首饰(Pandora Jewellery)亚太区人力资源副总裁,期间主导了全球重组和变革管理;以及博柏利(Burberry)的亚太区人力资源运营总监,负责组织设计和卓越营运(Operational Excellence)项目。她在零售业及人才管理领域的卓越表现,为她赢得了广泛认可。
除了专业成就,吕女士亦积极投身社会事务。她现任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副会长,致力于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标准的提升。此外,她还担任「共创明『Teen』计划」的义务导师。该计划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跨部门工作小组发起,吕女士通过分享自身经歷,启发学员以积极正面的态度追求个人目标,为社会贡献力量。
「体育系」联合创办人
马启仁先生(Keyman),曾于多间本地电台及电视台担任节目主持。近年联合创办社会企业「体育系」(SOCIAL S),协助商企及机构以运动创造社会效益,支援社区人士透过运动发放正能量。
Keyman于1993年毕业于香港树仁学院(现香港树仁大学)社会系,1999年完成澳洲卧龙岗大学的新闻学硕士课程。出版着作包括《赢一场没有波的比赛》、《写给足球的情书》以及足球杂志《足球版图》等。
小彬纪念基金会 创办人兼行政总裁
马夏逦女士(Ms. Shalini Mahtani)为香港少数族裔专题以及多化共融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力使许多未被关注的领域及议题得以开发,为社区带来改变。
马夏逦创立小彬纪念基金会(The Zubin Foundation),致力于改善香港少数族裔的生活,通过减轻痛苦和提供机会来实现其使命,主要服务在港的印度裔、巴基斯坦裔和尼泊尔裔的低收入家庭。基金会以她在2009年不幸去世的三岁儿子小彬(Zubin)命名,以表达纪念。
在2008年,马夏逦荣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发的英帝国勋章(MBE),以表彰她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2009年,她再获得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年轻领袖奖。香港特区政府也因她对少数族裔的贡献,授予她荣誉勋章(MH)。
她担任多个政府谘询委员会的成员,其中她最重视的是儿童事务委员会,并担任特殊需要儿童工作小组的召集人。
马夏逦是在香港出生及长大的第五代印度裔香港人,毕业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会计及财务系,已婚并育有三名子女。
https://www.zubinfoundation.org/bio-shalin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alini_Mahtani
https://www.linkedin.com/in/shalini-mahtani-33977/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孟天广教授现为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长聘教授,研究领域涵盖中国政治、信息政治学、计算社会科学等。孟教授兼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数位政府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以及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委会副会长等。
孟教授曾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与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多篇中英文论文,曾出版《过程导向的国家治理》等四部着作,屡获国内外学术殊荣。
神经多样性演讲者与培训师
莫家汉先生(Jonathan)在2019年37岁时被诊断出患有专注不足╱过度活跃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这是他人生和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作为一位热衷于神经多样性倡导者,Jonathan致力于提高对神经多样性状况的认识和理解。他的早年生活充满了挑战和误解,但他的决心和毅力帮助他在人生道路上前行。诊断使他能够完全接受自己的身份并利用其独特的优势。
Jonathan对神经多样性倡导的奉献使他在各种着名活动上发表演讲,例如达沃斯神经多样性峰会(Davos Neurodiversity Summit)、神经多样性庆祝週(Neurodiversity Celebration Week)、Diversity Network的INCLUSION Festival和TEDxCUHK。他定期为组织提供讲座和工作坊,教育他们了解神经多样性,创造对神经多样员工包容的工作环境,并支持神经多样家庭成员的照顾者。
Jonathan的故事也出现在媒体採访中,包括明珠台和雅虎香港。他继续激励无数人,为他们提供勇气接受自己并寻求所需的支持。香港SENsational Foundation和总部位于英国的International Forums of Inclusion Practitioners表彰他对促进包容的贡献。
除了他的神经多样性倡导工作外,莫家汉还是梦创成真的成员并积极参与各种非政府组织。他自2013年以来一直参与香港公平贸易联盟。莫家汉的努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特别是在促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和减少不平等方面。通过提高对神经多样性的认识,他为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做出贡献,使神经多样性状况的人得到理解、接受和支持。
现役香港武术运动员
莫宛萤小姐(Juanita)为现役香港武术运动员。她八岁开始学习武术,2013年成为全职运动员,在国际体坛、包括世界锦标赛、亚洲运动会以及亚洲锦标赛等国际比赛屡获殊荣。Juanita 积极服务社会,为现届妇女事务委员会非官守委员。2024年获颁「十大杰出青年」,致力弘扬武术精神。
香港復康联会管理委员会 委员
伍杏修先生为香港復康会前任总裁。现担任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内地事务督导委员会委员、香港復康联会管理委员会委员等。伍先生获委任为康復国际香港地区秘书长、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荣誉顾问,致力推动残疾人的权益和福祉。伍先生一直推动国内事工发展,在深圳统筹安老院舍的兴建及服务发展及开展多项社区復康项目。
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处 总干事
吴健文先生为大埔浸信会社会服务处总干事,同时担任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香港教育大学幼儿及教育学系、香港浸信会专业书院、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客席讲师。
吴先生拥有多年儿童及家庭、特殊教育需要服务、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经验,并一直积极关注SEN儿童照顾者的需求。他在多次大型活动中与业界分享如何支援照顾者、推动学校家长教育注入支援照顾者元素、推动照顾者成为Slasher以及设立SEN照顾者会所。
现时吴先生亦担任社联业界发展及财务常设委员会委员、照顾者易达平台第一召集人以及社会福利署大埔及北区齐撑照顾者行动召集人。
秀艺 创办人
吴少慧是一名文化活动策展人、制作人及音乐教育者,致力深化音乐和正念的连结。她擅长发掘以艺术回应社会需要的各种可能性,并以创新的跨界合作拓阔创意边界。吴女士曾为香港多个重要的文化机构,包括大馆、西九文化区及东华三院,策展及协办不同的艺术节目。作为资深及有抱负的音乐教育者,吴女士曾于2015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和民政事务局资助到Sage Gateshead音乐中心实习。吴女士先后取得坎培拉大学传讯及传媒(市场营销)学士学位,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学硕士学位,并获得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音乐治疗深造证书。
共享价值计划有限公司 行政总裁
Ms. Virginie Ostrowski将她的职业生涯奉献给以使命为道向的组织,促进企业、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合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Virginie最初是一名记者,后来转向传播领域,利用她的专业技能来应对社会的需求。从电子健康到可持续发展,她作为传播专业人士,帮助提高公众意识并推动关键议题的变革。在加入SVIHK之前,她在培育一个共享价值网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网络匯集了学术界、公共机构和私人公司,共同推动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计划。
重视社会影响和创新的Virginie,把她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带到了共享价值计划有限公司(SVIHK)。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金融中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7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工作,帮助根除贫困、减少不平等和排斥,并建立韧性,以便各国能持续取得进展。作为联合国的开发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帮助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透过可持续金融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各国努力建立一个促进符合SDGs的投资决策的可持续金融架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承诺与其合作伙伴一起,推动超过1兆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资本投资以实现SDGs。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花旗集团香港及澳门区 行政总裁及银行业务主管
自2022年起,辛葆琏担任花旗集团香港及澳门区行政总裁。2023年,她开始兼任花旗集团香港及澳门区银行业务主管。2024年10月,她再获任命,额外担任代理花旗集团中国总裁。
辛女士于1997年在澳洲获得事务律师和大律师资格,开始其银行和资本市场律师的职业生涯。辛女士于2019年4月加入花旗集团,出任亚太区合规部总监。此前,她在瑞银工作了14年,曾任不同的高级管理职位,包括集团亚太区合规及营运风险控制部主管兼北亚财富管理业务总法律顾问,以及瑞银(中国)董事会监事。 她曾参与多项投资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的重大交易和策略性举措,领导多个备受瞩目的A股和H股资本市场交易,并参与了瑞银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的设立。
辛女士热衷于促进创新和社会影响方面的业界合作,她也积极参与影响金融业的政策和监管发展的相关工作。她目前担任香港金融科技协会、妇女基金会、香港公益金和香港金融发展局董事会成员;香港总商会金融及财资服务委员会副主席、香港银行学会副会长、财资市场公会理事会成员及香港银行公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她在2024年获香港银行学会授予荣誉认证银行家。
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有限公司 理事
畲泰基先生拥有逾35年的物业资产及设施管理经验,畲先生早于1985年已曾加入富城集团,为首批管理见习人员。畲先生毕业于香港大学,先后取得文学学士及房地产理学硕士学位,其后并考获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曾为香港房屋经理学会会长并是香港房屋经理学会及英国特许房屋经理学会资深会员,物业管理人(第一级)持牌人。畲先生现负责富城集团属下大型综合住宅物业项目—沙田第一城之物业资产及设施管理工作。
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有限公司于1990年1月成立,以提升物业管理行业之专业水平为宗旨,并代表各会员参与政府及其他相关团体在物业管理方面之交流谘询、讨论及研究。
团结香港基金 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
水志伟先生现为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在公共政策的领域累积不少经验,而且研究范畴甚广,涵盖经济及科创发展、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生物科技、乐龄科技、艺术创新及社会创新等方面。近年,其研究团队发布多份领先市场的报告,推动香港在央行数码货币、环境、社会和管治(ESG)、绿色债券、港深生物科技合作发展及乐龄科技生态等方面的建设,从多方面为香港的发展出谋献策。
其研究团队与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合作,发表香港首个《乐龄科技概况报告》及后续的《乐龄科技─构筑龄活社区》研究报告,助力香港构建完善的乐龄科技生态。团队亦获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邀请合作,共同撰写报告总结中国、日本及韩国推动乐龄科技的经验。
第十六制作有限公司 唱作歌手
屯门「唱、作、画」三栖唱作人,以音乐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描画出一段段小人物小故事。
原于街头表演,之后开始参与各类音乐表演及商演。2017年决定踏上全职音乐路并创立「猿创音乐」,2019年加盟赵增熹主理的「大台主」音乐厂牌,继续以原创作品分享故事,刚推出第21首单曲。
救世军大埔长者综合服务 高级主任
孙海东先生现为救世军大埔长者综合服务高级主任。自1930年,救世军已开始服务香港社会,现时于香港及澳门共开办了超过80个社会服务单位、35间学校及2间教育中心、17个部队(教会)及1个分队,以及16间家品店。
孙先生有超过二十年长者服务经验,现职管理地区多间长者社区支援及社区照顾服务单位。孙先生同时亦为香港老年精神科学会委员、大埔区认知障碍症照顾联盟召集人及地区多个咨询委员会委员。自2010年以来,孙先生积极参与推动认知障碍症社区服务及政策发展,包括认知障碍症专职日间护理中心;曾任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期间落实推动《认知障碍症2012-2017」策略行动方案》。近年,孙先生亦于大埔区开展多项认知障碍症跨界协作服务计划,同行共建认知障碍友善社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 局长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业务总监
谭颖茜博士是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业务总监。他与政府、商界和非政府机构一直推动不同的创新计划。谭博士曾经负责香港社会企业商业中心的业务(SEBC),这是一个促进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发展的协作平台。在她的领导下,社联建立了SEBC、推动成立亚洲首个以语言为基础的以效果付费项目、Good Goods社会企业产品交易平台,以及社创基金协创机构Impact Incubator。
谭博士目前是社企民间高峰会的的筹委会成员、香港中文大学社企挑战赛的顾问委员会成员,以及该校可持续知识转移项目基金的审批成员。谭博士因其对社会企业界做出的贡献而获得了表彰,包括2018年获得民政事务局局长嘉许,2019年获选为亚洲社会投资与创新政策研究员计划(AVPN Policy Fellowship)的参与者,以及2020年名列Tatler亚洲影响力百大名单。
有时有限公司 主理人
邓卓敏小姐(Penelope)以录音歌手及和音歌手身份开展其音乐生涯。曾担任区瑞强、阮兆祥等歌手的演唱会和音歌手。
她于 2017 年策划实验剧场《休止礼》,探究丧礼礼仪及思考死亡意义。2020 年再获资助,于 2021 年初重演《休止礼》。
Penelope 立志透过音乐与人同行,助人道出离别的哀痛。她于 2019 年 4 月成立有时有限公司,为任何宗教形式的丧礼提供现场音乐,亦为逝者或其朋友家属提供度身订造作曲服务。
近年来 Penelope 以创作人及歌者身份参与不同演出作品,合作单位包括:食物环境卫生署、西九文化区自由空间、香港浸会大学、九龙殡仪馆等,亦活跃于不同演出场地及爵士酒吧,作公开现场演出。
Penelope 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系。2017 年获奖学金赴伦敦大学金匠学院接受短期音乐剧训练。
宏利亚洲 多元、公平与共融(DEI)亚洲区负责人
苏德什·特瓦塞纳巴蒂先生(Mr. Sudesh Thevasenabathy)拥有超过25年的丰富经验,专注于客户体验、流程效率以及变革管理。他在多个行业中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包括电信、消费品、制造业、银行业、医疗科技、保险以及多元化与共融性(D&I)。他曾在马来西亚和香港任职于爱立信(Ericsson)、英美烟草(British American Tobacco)、匯丰银行(HSBC)、美国银行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安盛香港(AXA Hong Kong),目前任职于宏利亚洲(Manulife Asia)。
苏德什现任宏利亚洲多元、公平与共融(DEI)亚洲区负责人,常驻香港,专责推动员工及客户间的多元、公平与共融议程。在宏利,苏德什将他的重点放在员工队伍、工作场所、社区及业务上,确保共融性深植于整个组织及其外延。在此之前,他曾担任Heals Healthcare Asia的首席运营官,以及安盛香港的客户服务转型负责人,通过创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提升客户体验,并因此多次荣获行业奖项。
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苏德什将重心转向他对共融性的热情,成为少数族群的积极倡导者。他因此获得了许多荣誉,例如在2019年由Community Business颁发的「香港盟友奖」(Hong Kong Ally Award),并因其在包容性领域的努力而被Involve.org评选为2019年「全球50大杰出榜样」(Global Top 50 OUTstanding Role Model)。最近,苏德什还被Zubin Foundation评选为2024年「香港少数族裔20强多样性榜单」成员之一。他坚信并倡导在职场和客户中实现多元化与共融性,致力于支持各类共融性议题,包括残障、种族、性别、性取向以及多代员工等。他经常在世界各地的论坛上发声并推动共融性。
苏德什还担任香港英基学校协会(ESF)赛马会莎拉·罗学校(Jockey Club Sarah Roe School)理事会成员、SENsational Foundation董事会成员及New Global Normal董事会董事。他还与《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共同担任「共融性集体」(Inclusion Collective)联合主席,并共同领导「观塘集体」(Kwun Tong Collective)。
苏德什拥有电子与计算工程学位,并接受过六西格玛(Six Sigma)、精益生产(Lean)及以人为本设计(Human Centered Design)相关培训。他是一位真正的变革推动者,热衷于在任何组织的各个层面为员工和客户提供最佳体验,并确保每个人都能被包容。
新闻:https://career.org.hk/disabilityinclusion_manulif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sg/podcast/making-a-career-in-diversity-inclusion/id1547428736?i=1000520705809
2024 Diversity List:https://issuu.com/zubinfoundation/docs/240620_diversity_list_2024_full_report
雅玛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事业戦略部 课长
戸川先生是雅玛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的国际业务战略经理,拥有近二十年的国际商业与管理战略经验。自加入雅玛多运输以来,他积极参与公司全球发展方向的制定,专注于可持续商业增长与跨境合作。
从2016年9月至2024年2月,戸川先生被派驻东南亚,担任雅玛多集团于2016年收购的泰国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负责该公司的营运与战略发展。在此期间,他在市场扩展、利益相关者互动以及全球动态环境下的商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作为国际业务战略的负责人,戸川先生负责企业发展与外部关系,确保商业目标与更广泛的经济及社会趋势保持一致。本着创造共享价值的承诺,他持续推动将商业成功与社会贡献相结合的战略举措。
说书人 临床心理学家
曾善榆小姐是一名临床心理学家、讲师和精神健康倡议者;同时也是一位花艺师。她经歷了长达十年以上的精神健康挑战,致力于善用自己的知识和经歷,来推动消除精神健康歧视和进行倡议。她目前担任刺针精神病学委员会精神健康亲歷经验研究(Lancet Psychiatry Commission on Lived Experience Mental Health Research)亲歷经验谘询委员会(Lived Experience Advisory Board)的成员,并于香港中文大学攻读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小姐也是一名兼职大学讲师和心理学本科生的实习督导。她获得了赫尔大学犯罪学(心理学)学士学位,后来又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硕士和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她于2020年加入说书人,致力于推广精神健康,减少对精神病的偏见。
雅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总物业经理
曾恺民先生,现职雅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物业总经理,早年从事外展训练及地区统筹工作,并曾兼任社区干事(民政事务处)、辅助警察及圣约翰救伤队队员。1999年加入房屋署,负责公型房屋及商场管理,2005年转职私人物业管理,从事私人屋苑及外判公共屋邨物业管理,对物业管理,社会服务及社区协作有丰富经验。
性暴力危机支援中心 风雨兰 服务经理
曾秋娜小姐是风雨兰的服务经理,註册社工和叙事实践者。她拥有性别研究的硕士学位及多年管理性暴力危机个案的经验。
金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总物业经理
谢志炜先生是持物业管理人(第1级)牌照的物业管理业从业员,同时亦是香港房屋经理学会会员及香港註册专业房屋经理,现时于「金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总物业经理的职衔。
谢先生于加入「金卫」之前,曾于本港多间物业管理公司工作,当中包括有「港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捷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及「信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年来曾为不同类型的物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合共超过26年。
CareER Association 联合创办人及行政总裁
崔宇恒先生,M.H. 是CareER的联合创办人及行政总裁。作为一位视障人士,他多年来一直致力协助高等学歷残疾人士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群体。崔先生于2014年创办CareER,在他的领导下,CareER以创新的方法和模式支援残疾人士。他于2024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同年被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提名参加International Visitor Leadership Program(IVLP),前往美国就NGO管理作深造交流。
他带领CareER获得总部位于维也纳的Zero Project Award 2021的殊荣,此外CareER亦在2019年荣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最具成效中小型非政府资助社会服务机构大奖」。2022年,他被Tatler评选为Gen.T Leader of Tomorrow,以表彰他对社区的贡献。
崔先生于2021年和2023年分别在哈佛商学院和哈佛甘迺迪政府管理学院接受行政管理培训。在加入CareER前,他曾在多家跨国企业工作,并获得了相关的商界经验。他亦为多个由香港政府和其他法定组织主办的委员会出谋献策,致力为香港社会服务。
崔先生曾在香港科技大学MBA课程及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课程担任嘉宾讲师,探讨在商界推动多元共融、平等和包容性的主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城区议会 委任议员
利哲宏博士(Dr. Rizwan Ullah)在香港土生土长,经歷本地教育体系培养,并于香港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利哲宏博士拥有20年教学经验,一直致力于解决香港非华裔学生(NEC)的教育需求,目前担任本地一所中学的副校长。他积极从事有关少数族裔中文学习、家长参与及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此外,他亦参与多个政府高层次的谘询组织、委员会和非政府机构,包括青年发展委员会、儿童事务委员会、平等机会委员会、禁毒常务委员会及社会福利谘询委员会等。他于2021年因对香港青年发展工作的贡献而获颁荣誉勋章,并于2015年获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表扬。2024年,他获行政长官委任为九龙城区区议员。
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急症医学系 临床副教授
卫家聪医生致力推动医学教育和急诊医学领域的工作,并担任多个学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职务。作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院长及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临床副教授,卫医生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医生。
为提升医学培训的标准,卫医生出任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医学教育与发展学院的副主席,并在其中参与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持续发展工作。
为医学教育作出的贡献让卫医生获得多项殊荣卫医生在医学教育领域的贡献备受肯定,他获颁的奖项包括2021年医学院教学奖章及2022年香港大学杰出青年教师奖。包括2021年医学院的教学奖章以及2022年香港大学的杰出青年教师奖。
通过其严谨的研究和对卓越教学的承诺,卫医生致力培养医生的全面能力,并为急诊医学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尘舍 创办人
黄崇坚先生(Alex)自小热爱漫画,深受日本漫画文化的影响,从漫画中汲取很多人生哲理与生活知识,得到灵感与启发。
Alex于2005年创立微风创作室,擅以品牌授权方式策划贴心广告方案,深受客户爱戴。直到2013年遇上Dustykid并深受感动,燃起昔日以漫画改变世界的夙愿,化成Dustykid经理人。
十年间,Alex与Dustykid走遍全球,将「尘迹」拓展至香港、台湾、英国及东南亚等地。业务涵盖出版、零售、餐饮、品牌授权、代言及教育等多个领域。合作伙伴及客户包括Google、Meta、Microsoft、Canon、快图美、香港红十字会、明爱及圣雅各福群会等国际及本地知名机构,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024年,Alex及团队推出Dustykid AI以及校园展览计划,成功在全港超过100间大中小学进行展览。藉此,启发更多人对生活有正向思考,并为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业务总监
黄健伟先生为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业务总监,于社联服务超过二十五年,现时负责政策研究及倡议、过渡性社会房屋、儿童及青少年服务发展、人才发展,以及国际及内地事务。他的工作范畴涉及多个社会议题,包括贫穷及社会保障、就业、人口老化、基层医疗、房屋、业界人才发展等。黄先生亦曾任职多个政府谘询机构及公营机构委员。他也是一名註册社工。
香港儿童权利委员会 执行干事
黄惠玉女士自2001年起担任香港儿童权利委员会执行干事。她对儿童权利监察及儿童的参与权利深感兴趣,并在根据《儿童权利公约》邀请民间团体及儿童向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报告有关香港儿童权利状况方面有丰富经验。她与儿童紧密合作,在支援儿童在不同场合就不同议题发声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在加入香港儿童权利委员会之前,她曾是《星期日南华早报》和《南华早报》的得奖记者,在香港和中国大陆作採访及侦查报道。
陈廷骅基金会 高级项目经理(策传舍)
黄浩卓博士现职陈廷骅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策传舍),专注于支援非牟利机构能力立方面的慈善工作,亦曾经管理多个不同范畴的项目,包括医护及医学研究、心理健康以及正向价值观教育。黄博士为健康教育专家,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担任讲师,专门讲授健康教育、健康行为及项目评估的课程。他获同一所院校颁授公共卫生哲学博士学位,并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考获本科及硕士学位。
黄博士现时公职包括家佣匡扶中心董事,以及启励扶青会项目委员会成员。他亦曾对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心理健康和药物使用政策的多份文件作出贡献。
Better Futures 共同创办人及可持续发展首席顾问
黄珮婷小姐(Joyce)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顾问,在创效谘询、以人为本的设计和跨界别合作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
她的专业背景涵盖项目研发及管理、政府及公司专业谘询、可持续发展教育及领袖培训。她在不同的专案工作中融入系统和以生命为本的设计角度,与企业、机构及其合作伙伴共同创造更细緻有效的解决方案。
近年,她获邀在不同场合作演讲分享,包括企业和商会会议、非牟利机构研讨会等。题目包括:可持续发展、未来工作(Future of Work)、服务创新、团队和职场文化等。
Joyce热衷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涵盖气候系统、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循环经济、多元共融等。Joyce拥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全球研究硕士学位,以及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全球歷史硕士学位。
关怀爱滋 项目经理
黄家明先生于「关怀爱滋」服务了11年,任内9年均有参与「男士健康」团队工作。他致力推广爱滋病预防教育,并经常接触不同年龄阶层之异性恋男士,了解他们对性及性健康的态度,提供适当的介入及服务。另外,黄先生所服务之团队亦经常以社交媒体及网络模式做教育推广,在日常解答爱滋病及性健康疑难之余,也曾协助过不同男士面对「影像性暴力」及支援遭遇「裸聊勒索」的受害人。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家庭及社区服务总主任
黄和平先生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其后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国际学院(荷兰海牙)及香港浸会大学修读社会学、发展学及社会工作的硕士课程。现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家庭及社区服务总主任,主要负责有关家庭服务、药物成瘾服务、少数族裔服务及社区发展服务的工作。透过跨界别协作的方式,他期望与社福界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服务。
香港心理衞生会 副总干事
黄敏信先生是香港心理衞生会副总干事,以及精神健康基金会副主席。作为精神健康服务及康復领域的卓越领袖,黄先生获得了优秀社工及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院士的荣誉,以表扬黄先生在精神健康领域的贡献。他曾于耶鲁大学、堪萨斯大学及诺丁汉大学获取精神健康相关的专业资格,并致力于推动精神健康服务的发展,及促进社会共融。黄先生是优势模式的培训督导,曾为多间大学及机构的专业人士提供培训,黄先生亦参与多项服务研究,并以实証为本的方式,推动精神健康政策及创新服务的落实。
香港弱智人士家长联会 主席
黄伟雄先生是中度智障弟弟的照顾者,亦是患认知障碍父亲的照顾者。他早年积极参与开拓专为智障人士而设的康乐活动;现任香港弱智人士家长联会主席、监护委员会委员及一社福机构谘询委员会成员。尽管他是拥有辅导学硕士资歷的註册社工,且有家人支持及分担照顾责任,但作为长期照顾者,仍难免不时感到压力,亦有疲累及气馁的时刻,极需要合宜的社区支援及适时的喘息服务。
香港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 部门主任
王馥雅女士现为香港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团体及社区工作部部门主任,具多年社区工作服务经验。王女士致力以社区发展工作的理念及介入模式拓展不同的社区为本的服务,透过推动多个关于不适切居所、过渡性社会房屋、新旧屋邨、时间银行、基层照顾者、新来港及青等的社区项目,支援面对不同困境的坊众需要,改善生活条件及质素;并促进他们共同关心及参与社区,建立社会资本,助人自助。
Healing Pulse Arts Psychotherapy Centre 註册音乐治疗师
黄恺弘先生(Hugo)是英国註册音乐治疗师、音乐心灵导航院士及精神分析学音乐治疗师。Hugo服务的对象包括受情绪困扰、创伤及压力影响的成人与儿童,如情绪病患者、家暴受害者、丧亲者、癌症患者、药物成瘾人士、照顾者等,并为不同机构提供音乐治疗体验工作坊。
Hugo 深信可以透过音乐和声音连接人的内⼼情感,增加表达的可能性,比起单单语⾔,能在另⼀个层次更有效地减压、抒发及探索自己。
中原按揭经纪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
王美凤小姐现为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管理专业按揭顾问团队。王小姐经常接受不同媒体访问,为多份媒体的专栏作家,亦曾多次获邀出席作讲座嘉宾,与大众分享最新按揭市场资讯,分析楼按市场走势。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 副教授
黄蔚澄教授为认可名册临床心理学家,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硕士(辅导)课程总监。香港心理学会执行委员及院士、香港专业辅导协会院士、国际防止自杀协会国家代表(2010-2015)、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和警察学院荣誉研究院士。他主要的研究范畴包括防止自杀,精神健康,青年研究范畴包括青少年「隐蔽」行为、提倡正向青年发展、社会共融(social inclusion)及人类与动物互动行为(human-animal interactions)。他共有百多篇学术文章,亦是《留给最爱的说话─自杀者家属未忘书》的作者之一。他分别获得了2015年、2020年及2024年社会科学学院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交流奖。
香港大学哲学系 助理教授
黄裕舜教授现为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专注于政治理论与地缘政治研究。他的研究领域涵盖非选举民主政权及公民的规范责任、歷史和殖民的不公义,以及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政策互动。
黄教授现为香港—东盟基金会首席策略顾问,向跨国企业、家族办公室及顶尖智库提供亚洲地缘政治与宏观风险分析的建议。黄教授亦为《牛津政治评论》的创刊主席以及其首任总编辑,致力于缩窄学术理论与政策实践之间的鸿沟。作为资深评论人,他在《信报财经新闻》担任专栏作家逾六年,并在《时代杂志》、《外交政策》、《Aeon》、《金融时报》、《外交官》、《财富》(Fortune)、《印度报》、《南华早报》、《日本经济新闻》、《日本时报》、美国-亚洲法律研究所等刊物及国际媒体发表文章,探讨中国政治经济、亚洲地缘政治及公共哲学议题。他亦曾接受CNN、BBC、《大西洋周刊》(The Atlantic)、中国环球电视网、半岛电视台等国际媒体访问,就中国外交政策及政治经济发表见解。黄教授曾获选为2020年度香港罗德学者,并于牛津大学巴利奥学院(Balliol College)获政治学博士学位。他亦拥有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Wolfson College)政治理论硕士学位(优异),以及牛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Pembroke College)哲学、政治与经济学士学位(一级荣誉),其中本科课程全额获「郭氏奖学金」(Kwok Scholarship)资助。
港湾智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香港理工大学乐龄与家庭研究中心 主任
扶康会 服务总监(护理院舍)
甄骏豪先生,扶康会服务总监(护理院舍),註册职业治疗师,任职扶康会近三十年,对不同类别的智障人士、肢体残疾人士和復元人士服务均有丰富的经验。现时甄先生在扶康会主要的工作包括督导会所有残疾人士护理院舍,协调扶康会近三十间不同类型院舍的营运和规划等。甄先生致力提升院舍管理效率、照顾和活动的质素,以及推广院舍内的科技应用。此外甄先生也重视与家属的沟通,确保他们能了解院舍住客的生活细节。
匡智会 主席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政策研究及倡议主任
游佩珊女士过往十年在本地不同社会服务机构从事社会服务及研究工作。她于2017年加入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主要的工作包括推行和管理社会研究项目,以为香港的基层医疗发展设置议程,与各方持份者持续交流互动,为社会服务界的相关委员会和工作小组提供专业意见。
毋忘爱 总干事
杨美蓉女士自2014年以来一直担任「毋忘爱」的总干事,领导机构提供高质量的临终服务。十年前,她首创将「生命颂礼」引入香港,将哀伤辅导元素融入丧礼过程,并改革殡葬服务,使其更具人文关怀。自2017年以来,她带领团队提供一站式的在家离世服务,让在家离世服务更大衆化,让有需要的家庭更能负担得起。
在加入「毋忘爱」之前,她于2010年至2014年间在一家环保组织工作,专注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环境保护。
1994年到2010年期间,她担任国际医疗人道救援组织的财务及行政总监。在此期间,她参与了多次海外救援行动,包括在塞拉利昂和苏丹的救援任务,这些经歷让她获得了宝贵的危机管理技能,并对人道工作中的复杂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童珍 创办人
以空手道治疗为基础,发展潜能为方向,童珍致力于为特殊教育需要(SEN)孩子提供展现天赋的场所。运动能凝聚人群、成为共融及改善SEN自身障碍的媒介,让SEN孩子共融于学校及社会、发展潜能及助其就业。项目招募SEN学童、青少年提供空手道治疗训练及招募SEN青年提供职业培训,连接社区开始,建立SEN连繫网络,产生协同效应,利用所学,参与或协助表演、活动及比赛,助其日后成为教练。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项目经理(社会房屋)
叶嘉慧小姐(Skylar)在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社会房屋部门担任项目经理。在加入社联前,她曾在公营机构及私人企业工作。Skylar对空间动态有浓厚兴趣,她希望从中了解空间结构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建成环境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令Skylar对空间的想像更天马行空。她对城市规划的认知,使她相信空间是社区组织的基础。
Skylar持有城市研究学士学位及城市规划硕士学位。好奇的乔治是她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因为她从乔治身上学会如何跟从内心的好奇心去探察世界。
香港观鸟会 总监
余日东先生是一位热爱观鸟的专家,也是香港观鸟会的总监。从小,余先生就培养了对观鸟的深厚热情,并在香港大学修读环境科学,这为他在生态学和保育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余先生对香港观鸟会的使命做出了特别的贡献,通过他于2012年共同倡议的香港鱼塘保育计划。认识到传统鱼塘的生态重要性,该计划鼓励鱼塘营运者採取对鸟类友好的做法,既有利于养鱼,也有助鸟类保育。这一倡议不仅改善了鸟类的栖息地,从中亦支持渔民的生计。通过教育活动和社区推广,提高了市民对鱼塘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一经验也应用于在大屿山水口的另一个重要项目,香港观鸟会与当地村民合作,振兴水稻耕作并保育淡水生境。这两个项目旨在确保保育工作上有科学理据及有效率的,并在当地社区的拥有感和管理感来实现。
余先生在香港观鸟会的角色体现了他对自然保育和社区参与的坚定承诺。他的工作不仅有助于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还努力以谦逊和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积极影响。
救世军 社会服务部总主任(中央业务)
袁淑玲女士是一位多面向的专业人士,备有坚实的教育背景和人才发展认证。作为社会工作者,她在不同规模的非政府机构担任高级管理职位近30年。目前,袁女士在救世军社会服务部担任中央业务总主任。
她在过去10年中推动人机构才发展策略,促进继任人选的事业发展,培养重视人才发展的机构文化,及建立人才管道,让机构领导层顺利交替。她于2015年为救世军制定了POS能力为本领导发展模型,奠下机构人才发展的基础。另外,她又为机构潜在继任人选建立具活力的内部网络;藉不同活动,持续地推动他们的能力提升,如工作影子、非本地实习、具启发性活动、师友计划和领袖奖项。
袁女士以数据为本的方法来进行人才评估和优化,持有的认证包括认证荣格人格分类测试执行师、认证行为风格分析师、认证激励因子分析师和职场大五性格分析执行师。她取得社会工作学士学位、社会工作硕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人力资源管理)和宗教研究硕士学位,对人们动力和组织行为有深刻的理解。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 部门主管(女青运动)
阮秀盈女士(Fiona)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现于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女青年会)任职女青运动部门主管,负责督导妇女事工、基督教事工、会员事务及义工运动。加入女青至今逾二十年,她对能够在社工道路上与青年人同行满怀感恩,亦铭记年青时担任中学驻校社工及外展社工的点点滴滴。她也是政府公务员性别意识培训之认可导师,以及具有提供「#StandUp拒绝街头性骚扰」旁观者工作坊训练的资格。
YWCA女青运动以妇女充权、支援及发展为核心信念,在服务上努力促进机构内的跨部门协作,并结连不同界别进行合作。其中,「香港女声 x Glocal Y」年青女性领袖培育计划是一个能凝聚有心年青女性的义工网络,为年青女性提供可以策划并推动性别意识及男女平等项目的平台,持续在社区推动不同的主题式倡议教育或义工服务。
Rise Wise Limited 创办人
Rise Wise Limited是香港首间推行动物辅助介入职业培训的机构,致力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创新的动物协助介入,改变他们的生活。透过「宠物护理动物协助介入职业培训计划」,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个人创造了一个安全且无评判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学生可以与专业治疗犬一同学习,发掘对动物的热情,提升情绪管理技巧,同时获取重要的职业技能。
计划提供宠物护理的实践培训,以及作为宠物保姆、宠物美容师和领犬员的实习机会,帮助他们在宠物护理行业建立满意的职业生涯。Rise Wise不仅改变了参与者的生活,还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社区带来积极的影响。
Google Cloud 策略顾问
翁伟基先生(Michael)目前是Google Cloud大中华区的策略顾问,为客户提供技术谘询和指导,以协助他们制定长期策略。他拥有40年的IT经验,专注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和TravelTech。他也是网络可用性、计算机安全和区块链技术的专家。
加入Google前,Michael曾在亚太地区的多家领先企业担任高级职位,包括亚洲万里通、加德士、国泰航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记电讯、香港会计师公会、Priceline、SingTel和贸易通,主要负责开发和管理系统,以及提供战略谘询和指导。
Michael拥有澳大利亚管理学院的MBA学位。他也是云安全联盟香港和澳门分会的创始成员和前主席,以及ISACA中国香港分会的前主席。
Michael热衷于利用技术解决现实世界问题。他也是安全和隐私的坚定倡导者。他致力于帮助组织以安全和负责任的方式採用最新技术。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部 副总经理
腾讯SSV数据与算法中心 负责人
张骁博士畢業於辛辛那提大学统计学,在硅谷从事算法研究逾十年,他曾任Meta(Facebook)广告部用户隐私保护算法研究负责人,和广告归因算法团队高级经理。